未来战争真会进入“刺客时代”吗
美军无人机“斩首”伊朗名将苏莱曼尼,这几天“高烧”不减。分析文章是一篇接一篇。
我看到一种有意思的解读,大概是未来战争会进入刺客时代,不再需要士兵去拼命,直接把发动战争的头目定点清除就好了。
这听上去是不是很美好?
1
搁以前,美国想通过派刺客的方式杀死苏莱曼尼,不容易;若非要杀死他,只能派一支部队去打,干掉他的部下和小兵,使其失去防护力量,自然便是囊中之物了。
但是现在,通过无人机这个刺客,问题便迎刃而解了。
的确,几千年了,人类的战争动辄成千上万的伤亡,哪怕是在冷兵器时代,也可以造成人口锐减大半、十室九空的效果。甚至有的国家、民族已经在战争中荡然无存,永久消失。
但是,是不是把头目干掉,战争就可以避免了呢?
历史上,不是没有人尝试做过,失败者如荆轲,自然没能阻挡强秦扫燕。成功者如萨拉热窝事件,反而成了第二战的导火线。
再如这次,死了苏莱曼尼,双方剑拔弩张,事态更严重。就在今天,伊朗又把美军及五角大楼列为恐怖组织。双方互指恐怖,才是真的恐怖。
很多时候,战争不是几个人之间的矛盾,而是一个群体和另一个群体之间的矛盾,头目只不过是一个群体的代言人。
想想二战,如果把希特勒、墨索里尼和日本天皇都狙掉,就可以避免战争了吗?
恐怕不会。希特勒只不过是德国纳粹势力的代言人而已,而纳粹滋生于德国社会的内部矛盾和外界困境。
而二战中,参战的各种领袖几乎都被刺杀过,希特勒“差点”死了好几次,但终归于茅与盾的较量。
特朗普敢狙对方,说明自己的茅好,盾更好呀。
在《三国演义》里,两军对垒,我们动不动就可以看到双方主将先单挑一番,然后一方主将败阵后,另一方主将便趁势掩杀而去,胜利手到擒来。真实的古代战争是这样吗?
显然不是。如果是这样,朝廷只要培养几个武力值超群的勇夫就好了,还练什么兵、富什么国?
2
《庆余年》原著作者猫腻的另一本书,曾将定点狙杀的构想“付诸实践”。这部小说的前半部分也被拍成了电视剧,就是2018年大热的《将夜》。
在《将夜》的后半部,伴随着夫子这位免疫一切防御系统、全球唯一超级无敌核导弹的登天,世界格局立马被打破,政教合一的西陵神殿开始四处活动,意图消灭大唐和书院。
在那场紧张的斗争中,书院的大师兄,无距境界的洲际导弹李慢慢,便使用了定点清除、精准斩首的战术,杀死了不少西陵的统军大将和地方主政官员。
但是,这依然无法阻止战争,因为统帅死了副统帅可以继位,少将死了还有准将,准将死了还有上校……
你如果一一去狙杀,那和一般战争本质上也就区别不大了。无非是双方都首先使用大宗师罢了。
而且,在《将夜》中,李慢慢很快便不得不停止定点清除,因为他得防止同样是无距境界的知守观观主也对己方定点清除。
《庆余年》里之所以没有出现定点清除的情况,是因为几个大国都有战略核武器,北齐有大宗师苦荷,东夷城有大宗师四顾剑,南庆更是有两位大宗师。
曾经,四顾剑也尝试过去南庆定点清除,行刺皇帝,但不料庆帝本身就是核导弹。所以这才罢休,世界也就维持了和平。
我们现在的和平是怎么来的?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几个大国都有战略核武器,彼此威慑,才不至于轻言刀兵。
作为渺小的平民,我们当然希望那些阴谋家、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政治家自个儿拼去,而不是让普通士兵和平民去当炮灰。
3
其实,在军事科技愈发发达的如今,这种定点清除不新鲜了,美国在打击恐怖组织时,已经成功使用过多次。
去年,胡塞武装也曾利用无人机和新型导弹,狙杀了亲哈迪武装后备支援部队司令穆尼尔·亚法耶中将、总参谋长阿卜杜勒·纳克哈伊、政务高官艾哈迈德·图尔基等人。
就连这次被狙杀的苏莱曼尼,四个月前,也曾遭遇类似刺杀。2019年10月3日,据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情报公布,抓获多名意图行刺苏莱曼尼的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情报机构人员。只不过那次没有成功而已。
当定点清除技术成熟的时候,或许可以开个脑洞,敦促联合国形成一条普世规矩:那些政治家们如果想打仗,你们就相互定点清除好了,别让普通士兵和平民当炮灰了。
你们干了,民众随意。
只是,这个利好民众的共识,并不是那么容易达成。无论是独裁者还是恶势力,谁还没有几个追随者?
而那些追随者,哪怕不是想着为被狙杀的上司报仇,也会想着趁虚而入、取而代之,摇身一变成为新的代言人。
就像在袁世凯倒行逆施之时,很多势力都想诛之而后快。但真的当袁氏死后,我们才发现,维系平衡的那根线断了,天下四分五裂,军阀混战,民不聊生。事情发展到了普通民众更加无法承受的地步。
消灭一个人,可以用无人机做刺客,但是消灭一股势力,消灭一种观念,消灭欲望和贪婪,多少无人机也无能无力。
人类社会的这个规律,令人望洋兴叹。
说来说去,还是张养浩那句话说得对:兴,百姓苦;亡,百姓苦。狙,百姓苦,不狙,百姓也苦。
而且,有没有想过,当邪恶一方掌握这种技术优势的时候,那才是真正的恐怖时代?
再者,当只有某一方掌握这种技术优势时,会不会滋生邪恶呢?
不好意思啊,想的有点多。以上与美伊无关。
往期回顾:
李子柒,不可期